概述
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粘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,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。表现为红斑、肿胀、丘疹、水疱甚至大疱。可分为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两种。如能及早去除病因和做适当处理,可以速愈,否则可能转化为湿疹样皮炎。
详情
本病主要由过敏反应与直接刺激引起
(一)过敏性:常见的致敏物质有
(1)动物性:①动物的毒素;②昆虫的毒毛等。
(2)植物性:①漆树;②荨麻;③橡树;④花粉等。
(3)化学性:①金属及其制品;②日常生活用品等。
(二)原发刺激性:常见刺激物质,如强酸、强碱,直接作用而致皮肤损伤,任何人均可发生。
(一)急性接触性皮炎:
1、轻者:红斑、丘疹、水肿;
2、重者:在轻者基础上水疱、大疱、糜烂、渗液和结痂;
3、可伴瘙痒。
(二)亚急性或慢性皮炎:
1、红褐色苔癣样变;
2、湿疹样变。
斑贴试验:当病因不明或需要寻找病因时,可作斑贴试验。
诊断:
根据患者有接触史,皮损发生在接触部位和典型的皮疹表现以及斑贴试验阳性,即可作出诊断。
鉴别:
与肛门急性湿疹相鉴别
寻找并去除病因;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,以免复发。
继发感染。
(一)一般治疗:
1、寻找并去除病因;
2、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:不宜直接接触高浓度的药品或化学物质;
3、及时处理:当接触致敏物质或毒性物质后,立即用大量清水将接触物洗去,病程中避免搔抓,肥皂水洗及热水烫洗,不使用可能产生刺激的药物,以利皮损康复。
(二)药物治疗:
1、外用药治疗:轻度红肿、丘疹、水疱而无渗液时用炉甘石洗剂。其中可加入苯酚、樟脑或薄荷以止痒;急性期有渗液时可用3%硼酸溶液等作湿敷,渗出不多时可用锌氧油,有感染时可加2%土霉素或1%甲紫溶液;亚急性期可用焦馏油类的乳剂或糊剂,还可应用皮质类固醇霜剂;
2、内用药治疗:以止痒、脱敏为主。抗组胺药物、维生素C、静脉注射10%葡萄糖酸钙溶液、对重症泛发者可短期应用皮质激素口服或静脉注射。有并发感染者则加用抗生素。中医药治疗亦有良效。